明天,又到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,这个被越来越多国人熟知并接纳的母亲节。母爱,宛如温暖的阳光,无私地照耀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角落,它是世间最伟大、最纯粹的情感。平日里,中国人大多内敛含蓄,对母亲的爱与感激往往深藏心底。而母亲节的出现,恰似一座桥梁,让我们有了一个合适的契机,去倾诉对母亲的感恩之情。
然而,很多人在欣然庆祝这个节日时,却未曾深入探究它的起源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母亲节神秘的面纱。
母亲节的由来有着多元的源头。在遥远的古希腊,每年的一月八日,人们会举行盛大的仪式,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(Rhea)或赫拉(Hera)致敬,以此表达对母性力量的尊崇。时光流转至17世纪中叶,母亲节的概念传播到了英国,英国人将四旬斋的第四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,在这一天,游子们纷纷返回家乡,为母亲送上祝福和礼物。
而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母亲节,正式起源于美国。一位名叫安娜·贾维斯的女子,终身未婚,始终陪伴在母亲身旁。1906年5月9日,她的母亲不幸离世,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。次年母亲的忌日,她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,并联合朋友们向有影响力的议员、部长和商人写信,寻求他们对设立母亲节的支持。在她不懈的努力下,1913年5月10日,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,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正式定为母亲节。此后,这个节日逐渐在世界各国传播开来,成为了全球共同表达对母亲敬意与感激的时刻。
展开全文
那么,中国是否有属于自己的母亲节呢?答案是肯定的,而且还不止一个。农历四月初二,是孟母生孟轲的日子,孟母三迁的故事传颂千古,她的教育智慧和伟大母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;农历六月初六,是黄帝与嫘祖成婚的日子,嫘祖被尊为人文始祖黄帝的妻子,她教会人们养蚕缫丝,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新篇章;农历七月十八,则是西王母诞辰日,西王母在神话传说中象征着母性的慈爱与庇佑。在这些日期中,农历六月初六相对更为流行和被广泛认可。
在中国民间,流传着一句俗语“六月六,闺女给娘掂块肉”。在这一天,出嫁的女儿会带上新鲜的肉和其他礼品回娘家看望母亲,以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恩和孝心。这一风俗在中原大地代代相传,延续了上千年,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母爱的尊崇。
我们不禁反思,为何我们要热衷于过一个由美国推行的节日,而且这个节日还是贾维斯母亲的忌日。对于中国而言,传统节日往往都选择在大喜的日子,以祈求吉祥和幸福。我们有着自己悠久的母亲节传统,只是在近现代,由于国力的衰弱,西方文化在经济、文化等领域的强势渗透,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弱化和混淆。
但我相信,随着人们文化自信的提升和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,我们会重新重视并传承中国自己的母亲节。毕竟,民族的才是世界的,只有坚守和弘扬我们自己的文化,才能让这份对母爱的感恩之情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亲爱的读者,您对此有何看法呢?让我们一起为伟大的母爱点赞,祝愿全天下的母亲身体健康,幸福美满!
感谢阅读情笺馆,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予点赞、分享、收藏、关注,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!期待与您在文化的世界里再次相遇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